迷戀哥特風——
向往未知,也熱愛神秘
建筑、文學、音樂,在這些常見的藝術(shù)領(lǐng)域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哥特風的魅力。在建筑上的德國科隆大教堂,文學中的美國的埃德加·愛倫·坡,音樂里的金屬歌特、死亡歌特和古典歌特,甚至生活著裝方面也有哥特妝(為全黑色)。哥特是一種人類文化發(fā)展中,由于人性的陰暗面與靈魂的掙扎產(chǎn)生的和常理分歧的文化體系?,F(xiàn)在我們所接觸到的哥特式是從最早的西歐文化中,提取他們的殘舊和暗雅作為元素而產(chǎn)生的社會的另一種聲音,也是一種獨特的思想表達方式。
哥特式藝術(shù),對社會文化影響深遠。它不僅是提取西歐古典風格的“拿來主義”,而是加入了魔鬼,偏冷門宗教,死亡,朋克等因素加以淬煉,哥特猶如吸血鬼般吞噬著所有可以強大自己的文化。但我們并不能把這種負面的風格當成一種生活態(tài)度,它更像是一種對社會黑暗元素和人性陰暗面的反諷。正是因為這種特質(zhì),哥特式才會形成一種社會潮流。以崇尚死亡,肉體自殘,頹廢墮落的不明行為作為哥特的定義,是扭曲了哥特式的本意。哥特式并不暴力,哥特式不是說要多完美,頹廢,陰暗,扭曲,叛逆才是哥特。他們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華麗,但卻有豐富的內(nèi)在的氣質(zhì)。
哥特式藝術(shù)是夸張的、不對稱的、奇特的、輕盈的、復雜的和多裝飾的,以頻繁使用縱向延伸的線條為其一大特征,主要代表元素包括蝙蝠、玫瑰、孤堡、烏鴉、十字架、鮮血、黑貓等等。作為一種建筑風格,哥特式以卓越的建筑技藝表現(xiàn)了神秘、哀婉、崇高的強烈情感,對后世其他藝術(shù)有重大影響,其魅力來自于比例、光與色彩的美學體驗,即通過對光的形而上的沉思,通過對數(shù)與色的象征性理解,使靈魂擺脫俗世物質(zhì)的羈絆,迎著神恩之光向著天國飛升。在中國境內(nèi)知名的哥特式建筑,知名的有北京的西什庫教堂、青島天主教堂、永寧天主教堂等等。
把哥特和建筑放在一起,我們通常會想到尖塔拱門、大窗戶、修長的束柱,還有描繪了圣經(jīng)故事的花窗玻璃。哥特式風格家居能給人帶來的獨特的異域情懷,如果你是一個叛逆又崇拜藝術(shù)的人,一定很難抗拒哥特的魅力。
通常在教堂的設(shè)計里,哥特會利用尖肋拱頂、飛扶壁、修長的束柱,營造出輕盈修長的飛天感。新的框架結(jié)構(gòu)以增加支撐頂部的力量,使整個建筑以直升線條、雄偉的外觀和教堂內(nèi)空闊空間,常結(jié)合鑲著彩色玻璃的長窗,使教堂內(nèi)產(chǎn)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氣氛。在室內(nèi)設(shè)計中也同樣如此。
尖肋拱頂
從羅曼式建筑的圓筒拱頂普遍改為尖肋拱頂(Pointed Arch,或者干脆稱為Gothic Arch),推力作用于四個拱底石上,這樣拱頂?shù)母叨群涂缍炔辉偈芟拗?,可以建得又大又高。并且尖肋拱頂也具?ldquo;向上”的視覺暗示。
飛扶壁
飛扶壁(Buttress),也稱扶拱垛,是一種用來分擔主墻壓力的輔助設(shè)施,在羅曼式建筑中即已得到大量運用。
但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實心的、被屋頂遮蓋起來的扶壁,都露在外面,稱為飛扶壁。由于對教堂的高度有了進一步的要求,扶壁的作用和外觀也被大大增強了。亞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兩道拱壁,以支撐來自推力點上方和下方的推力。沙特爾大教堂用橫向小連拱廊增加其抗力,博韋大教堂則雙進拱橋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。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裝了尖塔改善平衡。扶拱垛上往往有繁復的裝飾雕刻,輕盈美觀,高聳峭拔。
花窗玻璃
哥特式建筑逐漸取消了臺廊、樓廊,增加側(cè)廊窗戶的面積,直至整個教堂采用大面積排窗。這些窗戶既高且大,幾乎承擔了墻體的功能。
并應用了從阿拉伯國家學得的彩色玻璃工藝,拼組成一幅幅五顏六色的宗教故事,起到了向不識字的民眾宣傳教義的作用,也具有很高的藝術(shù)成就?;ù安Aб约t、藍二色為主,藍色象征天國,紅色象征基督的鮮血。
窗欞的構(gòu)造工藝十分精巧繁復。細長的窗戶被稱為“柳葉窗”,圓形的則被稱為“玫瑰窗”。
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內(nèi)部神秘燦爛的景象,從而改變了羅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悶壓抑的感覺,并表達了人們向往天國的內(nèi)心理想。
十字平面
這也是繼承自羅曼式建筑,但擴大了祭壇的面積。
門
層層往內(nèi)推進,并有大量浮雕,對于即將走入大門的人,仿佛有著很強烈的吸引力。
束柱
柱子不再是簡單的圓形,多根柱子合在一起,強調(diào)了垂直的線條,更加襯托了空間的高聳峻峭。哥特式教堂的內(nèi)部空間高曠、單純、統(tǒng)一。裝飾細部如華蓋、壁龕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題,建筑風格與結(jié)構(gòu)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。整個建筑看上去線條簡潔、外觀宏偉,而內(nèi)部又十分開闊明亮。
哥特式風格與室內(nèi)設(shè)計:
直上飛天——建筑上的"銳角三角形"
過去哥特式風格主要是裝尖塔高聳修,室內(nèi)設(shè)計的哥特式主要表現(xiàn)是建筑上的"銳角三角形",以一種向上直飛的視覺暗示,如華蓋、壁龕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題,建筑風格與結(jié)構(gòu)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,給人帶來一種向上的神秘感。所以說哥特式風格是黑暗的,同時也是華麗的。
尖形拱門——層層推移的奇突空間
感疊的門讓空間有種延伸感,用在室內(nèi)設(shè)計中,不僅復古而神秘,還顯得空間更加的大氣與豪華。
花紋搭配——華麗復古的藝術(shù)
哥特式裝修里,花紋的運用讓人不得不感嘆,無論是家具裝飾還是墻面,無不精致華麗。而布藝裝飾則喜用彩色玻璃鑲嵌,色彩以藍、深紅、紫色為主,達到綜合應用,斑斕富麗精巧迷幻。在色彩的搭配方面,通常以黑色為基本色,再點綴明艷鮮亮的色彩,使畫面具有沖擊力。
直升的線形,體量急速升騰的動勢,奇突的空間推移,可以說哥特在家庭裝修中越來越多的應用也意味著室內(nèi)設(shè)計的升華。